主要内容
微观经济学
更多关于总收入和弹性的内容
在这段视频中, 我们将进一步探索总收入法则以及总收入和弹性的关系. 由 Sal Khan 创建
视频字幕
这一节将进一步讲解总收入和需求的价格弹性 确保你们直觉上理解了两者之间的关系 我随便画一条需求曲线 这是价格轴 这是需求量轴 我随手画一条需求曲线 假设它是这样的 从需求曲线上选取某价格和需求量 假设价格在这里 记作P 需求量记作Q 我们已经知道 总收入是这个矩形的面积 这是总收入 它等于价格乘以需求量 如果我一小时卖2个汉堡 每个9美元 那么总收入就是18美元/小时 也就是这个面积 假设在曲线这个部分 需求的价格弹性 其绝对值大于1 这是有弹性的 需求的价格弹性 其绝对值大于1 这是有弹性的 也就是说 价格下降1% 需求量增加超过1% 这可以从弹性的公式中直接得到 需求弹性=需求量变化百分比/价格变化百分比 如果其绝对值大于1 那么分子上的量将大于分母中的量 如果价格下降1% 那么需求量上升肯定大于1% 对于这个点 如果价格降低1% 需求量上升肯定超过1% 一般情况下 高度的减少都能被宽度的增加超额弥补 一般情况下 高度的减少都能被宽度的增加超额弥补 因此总收入增加 1%的价格下降以及大于1%的需求量上升 意味着总收入会上升 下面再看这部分曲线上的情况 价格为P 这个面积为总收入2 之前是总收入1 价格乘以需求量 我们假设 需求的价格弹性 在这里其绝对值小于1 这其实不过是说 1%的价格下降 需求量的增加小于1% 价格下降1% 也就是高度降低1% 但是宽度增加没有达到1% 宽度增加得不够多 一般而言 结果整个面积会减小 这是因为减少的高度不能由增加的宽度弥补 这时 总收入会下降 这是有弹性的情况 有弹性时 价格下降会让总收入上升 无弹性时 价格下降会让总收入下降 下面再来考虑单位弹性时的情况 大概是这里 1%的价格下降将导致正好1%的需求量上升 这正好抵消 不会有明显的收入变化出现 很多经济学教材上一味地说 收入不会变化 其实实际的数学情况会更微妙 我写一下 需求的价格弹性 这里其绝对值是1 也就是说价格下降1% 会导致1%的需求量上升 我们来实际看一下数学计算 价格记作P 总收入记作TR 它等于P 如果价格降低1% 那么这将是0.99倍原价格 如果需求量上升1% 这将是1.01倍原需求量 我们来考虑一下这个结果 其实总收入并非完全不变 用0.99乘以1.01 不会正好得到1 可以这样考虑 0.99乘以1.01比1.01小1% 而1.01的1%略大于0.01 也可以这样考虑 这个值比0.99大1% 而0.99的1%小于0.01 所以不会得到1 不信可以算一下 0.99乘以1.01很接近1 其结果实际是0.9999 0.9999P 不过总收入大致没有变化 这可以理解为经验法则 在单位弹性时 价格下跌时 大致可以认为总收入没有改变 以上内容但愿你们懂了 其实就是考虑面积 如果高度减少小于宽度增加 面积显然会增加 至少大多数情况下是如此 如果高度减少等于宽度增加 总收入就不会有改变 如果高度减少等于宽度增加 总收入就不会有改变 如果高度减少比宽度增加更多 如果高度减少比宽度增加更多 总收入显然会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