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f you're seeing this message, it means we're having trouble loading external resources on our website.

如果你被网页过滤器挡住,请确保域名*.kastatic.org*.kasandbox.org 没有被阻止.

主要内容

印度教和佛教简介

黑天(Krishna)杀马妖Keshi,笈多王朝时期,公元五世纪,粗陶(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黑天(Krishna)杀马妖Keshi,笈多王朝时期,公元五世纪,粗陶(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印度教的起源

与基督教或佛教不同,印度教不是由一个单独创始人的教义发展起来的。而且由于其悠久的历史和3000多年以来的不断发展,印度教的传统多种多样。印度(Hindu)一词最初是指生活在印度河对岸的人。到十三世纪,它也只是指生活在印度的人。直到十八世纪,印度这个词才大致与一种印度的宗教有了具体联系。
印度教徒谨遵吠陀的原则,吠陀是一套梵文典籍,最早可追溯到公元前1700年。然而,与信仰《圣经》的基督教或信仰《古兰经》的伊斯兰教的传统不同,印度教并不遵守单一的文本。各种原因包括缺乏单一文本这一原因使印度教变得难以界定。
印度教既不是一神论,也不是多神论。印度教强调的普遍精神,或称为Brahman,允许万神殿的存在但也忠于一个特定的神。因此一些学者认为印度教是单一主神宗教(信仰和崇拜单一的神,同时接受其他神的存在或可能的存在)。印度教也可以被描述为一个推崇正统实践(orthopraxy),也就是正确的行为的宗教。由于印度教徒之间的教义观点差异很大,所以没有一个以正统信仰(orthodoxy),或正确的信仰为基础的准则。相反的是,仪式化行为在不同的印度教群体中却是一致的。

印度教的神灵和神灵崇拜

舞神湿婆(纳塔罗阇Nataraja),约公元十一世纪,铜合金,朱罗王朝,68.3 x 56.5厘米(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舞神湿婆(纳塔罗阇Nataraja),约公元十一世纪,铜合金,朱罗王朝,68.3 x 56.5厘米(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在印度教的万神殿中,有许多男神、女神和神灵;然而,有一者是至高无上的,那就是梵(Brahman)。梵是至高无上的存在,是一种自我存在的力量,是一切存在和认识的源泉。印度教的启蒙就是认识到万物合一。
梵在传统上被认为在人间表现为三相神(Trimurti):梵天是创造神;毗湿奴是守护神;湿婆是毁灭神。梵在人间以其他神灵的身份出现,这样他就更容易被认识。正因此,对印度教徒来说,达到救赎就是理解万物合一。神采取的不同名称和形式是不重要的,因为他们本质上都是梵。
然而,作为人类我们渴望得到许多神明的保护,尤其是那些具有特殊力量的神明。除了三相神之外,印度教还有无数的男神和女神,例如象头神葛内舍(Ganesha)和女战士难近母(Durga)。每个神都有特定的力量和角色。比如说,象头神是开端的主宰,也是障碍的清除者。因此,印度教的神庙中无论供奉的是谁,都会出现象头身的形象。人们向难近母祈求庇护,而同时女性也向其求乞生育力。
这些个人选择的神灵被称为守护神(ishtadeva)。拥有守护神的崇拜者不需要放弃其他神灵,但这确实意味着他们与其守护神有更紧密的个人联系。

印度教崇拜

对于印度教崇拜者来说,奉爱(Bhakti)的概念很重要。奉爱是指一个人对神的虔诚、尊敬和爱。奉爱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表达,如拜谒(darshan)和供奉(puja)。
Darshan(拜谒)即指吉祥之象。修行者到寺庙或神社朝拜神明,就是专门去那里获得吉祥之象。需要注意的是,对印度教徒来说,神的形象不仅仅是他们的神的象征或肖像,而实际上是神的化身。虽然神并不总是栖身在神像中,但他或她的确会不时地降临人间,以神像的形式出现。而这些时刻往往与特殊的节日或一天中的特定时间相吻合——特别是正在进行祭祀神灵的仪式的时候。在这些神灵出现的时候拜谒(darshan)是最有效的。朝拜神灵时朝拜者必须被神灵所见证,反过来朝拜者也必须见到神灵。
视觉的重要性及其在朝拜中的相互作用直接体现在印度教造像的制作上。神的形象都有一双大眼睛,这样会使其更容易看到朝拜者,也更容易让朝拜者与神进行眼神接触。此外,神的形象在制作时要遵循一套严格的参数,这样才能使男神和女神栖息在身体上。神灵们不会栖息在不符合其身材的形体上。这套规则是以数学比例为基础的,被称为造像量度(iconometry)。因此,成功的造像就必须要有与其神灵相衬的适当的图像志(形象和象征),同时也要有恰当的造像量度。
除了拜谒(darshan),印度教的崇拜还包括供奉或供养,来作为一种礼敬的形式。人们可以通过用酥油、牛奶或油涂抹神像,或简单地用花环装饰神像来供奉。

印度教的世界

对印度教徒来说,时间和空间是有序的,且被认为是周期性的——一个时代循环进入下一个时代。在印度教的神话中,宇宙有从黄金时代(Ketri yuga)到黑暗时代(kali yuga)的循环。我们目前正处于一个堕落的黑暗时代。几千年后当它结束时,宇宙会被毁灭,而梵(Brahaman)将重新创造宇宙。正如宇宙和时间一样,个人灵魂的发展也被认为是周期性的。对印度教徒来说,灵魂被束缚在轮回(samsaric)之轮上。轮回(samsaric)是生、死和重生的不断循环。
为了摆脱这种循环,人们必须认识到万物归一,一切都是梵。换句话说,一个人个人的灵魂和宇宙的灵魂是一样的。完成这一点时,就被称为解脱(moksa),标志着以重生未结束标志的一个轮回周期的结束。
所有这些都是通过印度教的法(Dharma)来被理解的。对印度教徒来说,法解释了事情为什么是这样,为什么应该是这样——一切事物都必须有秩序,包括社会。而这也是种姓制度的思想在印度教中获得信赖的基础。一个人在社会种姓系统中的等级取决于业力(karma),即梵文中“作为"的意思。对于印度教徒来说,业力最初是一种纯粹的祭祀行为,即向圣火或是神灵献祭或供奉的行为。对于印度教徒来说,能接触圣火的是婆罗门(Brahmin),也就是祭司阶级,而这直接对应着他们的社会等级,也就是顶层地位。婆罗门指的就是精英阶级,包括祭司、学者、教师等。

佛教与佛陀

印度教中的法所描绘的社会种姓制度可能是佛教发展的最大原因之一。佛教的发展是对当时印度的既定宗教——印度教(婆罗门教)的反应。与印度教不同,佛教有单一的创始人,尽管没有单一的典籍,但有一些典籍概括了伟大的模范导师佛陀的教导。
佛教是在大约公元前六或五世纪由释迦牟尼一人创立的。王子释迦牟尼的传记在很大程度上成为了佛教教义的基础。
王子释迦牟尼过着安逸而充实的隐居生活。在29岁那年,他遇到了一个病人、一个老人、一个死人和一个苦行者。释迦牟尼从未见过生活中这些不愉快的一面,他在被深深触动的同时感到迷惑。他不能再无视世间苦难的存在,知道生老病死是我们不可避免的命运,所以他不能再过着优越的生活而无视世间苦难的存在。就在这个时候,他选择了离开受庇护的生活,去做一个苦行者,寻找宇宙的真相。

中道

斋戒佛释迦摩尼,3-5世纪贵霜时期,巴基斯坦/古代犍陀罗(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斋戒佛释迦摩尼,3-5世纪贵霜时期,巴基斯坦/古代犍陀罗(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他永远脱下了他的珠宝和锦袍,剪掉头发进了森林,成为一名苦行者。在那里,他向各种圣贤和瑜伽士学习,但却不满于他们的教导。因为他想专注于精神上的提升,所以他也修行了一些禁欲的方法——其中最重要的是饥饿。但这些探索都是无果的,而他最终认识到,中道(Middle Path,避免极端)才是通向开悟的道路。中道教导信徒们避免极端,而对释迦牟尼来说,这意味着既不像王子那样过奢侈的生活,也不使自己挨饿。
他来到印度北部的一个叫菩提伽耶(Bodh Gaya)的小镇,在那里,他坐在一种叫菩提树的树下,发誓要呆在那里直到开悟。他在那里深深地冥想了49天后,有一天晚上他受到了魔神魔罗(Mara,无知的象征——他并不邪恶,只是虚妄)的考验。魔罗试图扰乱释迦牟尼的冥想,并派他美丽的女儿们去引诱他。释迦牟尼不为所动,始终在冥想,因而通过了最后的考验,获得了开悟。从开悟的那一刻,他就被称为 "佛陀",在梵文中意为 "开悟者"。
四头雄狮柱顶,鹿野苑的阿育王柱,约公元前250年,抛光砂岩,210 x 283厘米,印度鹿野苑博物馆,印度(照片:AS Mysore给Vincent Arthur Smith的作品,不在版权范围内——独立前的土邦出版物)
四头雄狮柱顶,鹿野苑的阿育王柱,约公元前250年,抛光砂岩,210 x 283厘米,印度鹿野苑博物馆,印度(照片:AS Mysore给Vincent Arthur Smith的作品,不在版权范围内——独立前的土邦出版物)
佛陀在教导中运用了许多印度教徒使用的词汇。例如,法(Dharma)对印度教徒来说,解释了事物为什么是这样以及为什么应该是这样。对佛教徒来说,法却被定义为佛陀的教导。种姓制度失效了,因为佛陀否认通过种姓制度可以实现解脱——因为对佛陀而言解脱否认自我的存在。
对印度教徒来说,解脱来自于认识到万物是一体的,在梵中万物归一,一个人的灵魂与宇宙的灵魂是一体的。而佛陀的教导说没有自我,也就没有必要把自我与梵联系在一起。同样地,在印度教的语境中,业力(karma)是指仪式性的行为——拜谒(darshan)和供奉(puja)——而对佛教徒来说,业力一直是一种道德行为。对于佛教徒来说,业力(作为行动)——不论是好的还是坏的——在于其意图。佛陀通过把业力当作一种道德行为,并将重点放在其意图上,使得婆罗门教的仪式变得不那么重要了。此外,能通过仪式直接接触神灵的婆罗门种姓在佛教中也不再是特权阶层。在佛教中,凡是理解佛陀教导的人都可以获得解脱。
对于佛教徒来说,可以通过佛法了解事物的本来面目以获得解脱。一个人一旦开悟了,就可以达到涅槃的境界。涅槃意味着消除痛苦,可以通过摆脱被称为轮回(samsara)的不断循环往复的重生而实现。一个人能否实现开悟或涅槃,取决于他们对佛法的理解。回想一下,印度教徒和佛教徒的目标都是为了摆脱不断循环的轮回——但不同宗教对如何做到这一点以及摆脱轮回的意义的解释是不同的。

佛教的教义

佛教的基本教义包括四圣谛和八正道。四圣谛是为了抹去世俗中人们眼中的尘埃而让修行者明白:
一切生存皆苦:苦是因为我们并不完美,我们所处的世界也不完美。
苦的根源是执着或欲望:对短暂事物的执着以及对此的无知。执着的对象也包括 "自我 "这种想法,而这只是一种妄想,因为不存在不变的自我。我们所说的 "自我 "只是一个想象的实体,而我们只是宇宙不断形成进展的一部分。
可以通过超脱和欲望渴求来终结痛苦。
痛苦的终结是通过寻求中道来实现的。在过度的自我放纵和过度的自我禁欲这两个极端之间的中道使重生循环的轮回得以终结。
可以通过遵循八正道来实现中道脱离苦海,并开始走向涅槃。八正道要求修行者去寻求:
正见 是道路的起点和终点,简单地说它就是看清和理解事物的真实面目,以实现四圣谛。 正思维:可以解释为在道德和精神上要求自我完善的承诺。
正语 是不使用虚假、诽谤或有害的会伤害他人的言论。
正业 指的是不伤害他人,不拿没有给自己的东西,避免不当性行为。
正命 是指以正当的方式谋生,要合法和平地获得财富。
正精进 是道路方法中其他原则的前提,因为人需要有意志去行动,否则什么都不会达成。
正念 是积极反思自己的身心和灵魂的能力。
正定 是通过冥想专注于正确的思想和行动的能力。

佛教实践

在佛陀的时代,佛教只有一个宗派,也就是佛陀所传的那个宗派;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佛教也出现了不同的派别。这些佛教派别是由寺院内部的分裂产生的。这种分裂源于对教义在实践上的差异,而不是对教义信仰上的差异。换句话说,不管是哪个派别的佛教,都坚持佛陀四圣谛和八正道的教义。佛教中有两大宗派,分别是上座部佛教和大乘佛教。

上座部佛教(Theravada Buddhism)

Theravada意为 "长老学派",因为它被认为更接近于佛陀的原始教导。根据上座部佛教(Theravada)教徒的说法,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开悟负责。尽管佛陀是典范,但是每个人最终都要靠自己的意志来开悟。现在,东南亚大陆和斯里兰卡的大部分地区都践行上座部佛教。

大乘佛教(Mahayana Buddhism)

大乘佛教(Mahayana Buddhism)是大约公元前100年发展起来的一个宗派,Mahayana的字面意思是“大乘"。它是一种大的运载工具,把更多众生从不断循环的轮回中运走,带向开悟和涅槃。
大乘佛教的基石之一是慈悲心,而慈悲心是菩萨的形象化。菩萨是无私的开悟的众生,他们发誓要把自己的般涅槃(parinirvana,最后的涅槃)推迟到每一个众生开悟为止。大乘佛教在东亚、越南等地最为普遍。

差异

上座部佛教和大乘佛教的不同之处在于,大乘认为成为菩萨是最终目标。因此,大乘佛教的艺术作品中经常出现关于菩萨的描写。两派之间的另一个根本区别是如何看待佛陀的本性。大乘佛教认为佛陀本质上是近乎神性的——他类似于超人,因此在大乘佛教中,佛陀是被崇拜的。
上座部佛教则认为佛陀是典范,是伟大的导师。

佛教在印度的衰退

到了十三世纪,佛教在其发源地基本上已经消失了,尽管它在亚洲各地以不同的形式活跃着。事实上,在整个亚洲发现的最重要的唯一共同文化现象就是佛教的传播和被接纳。
*** 其他资源:

想加入讨论吗?

尚无帖子。
你会英语吗?单击此处查看更多可汗学院英文版的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