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f you're seeing this message, it means we're having trouble loading external resources on our website.

如果你被网页过滤器挡住,请确保域名*.kastatic.org*.kasandbox.org 没有被阻止.

主要内容

舍利塔

佛塔 3,桑奇,一世纪(印度)
佛塔 3,公元一世纪, 桑奇,印度(照片:Nagarjun Kandukuru, CC: BY 2.0)
一堆土可以同时代表佛陀,启蒙之路,一座山和宇宙吗? 佛塔可以。 佛塔(“佛塔(stupa)”是梵语中的“堆”),是佛教建筑的一种重要形式,尽管它早于佛教。 通常认为它是坟墓的纪念碑-埋葬的地方或宗教用品的容器。 简单地说,佛塔是石头的土堆土墩。 在佛教中,最早的佛塔包含了佛陀骨灰的一部分,因此佛塔开始与佛陀的身体联系在一起。 将佛陀的骨灰添加到土堆中,以佛陀本人的能量将其激活。

早期佛塔

佛教出现之前,伟大的启蒙者们被埋在土堆中。 有些被火化,但有时被埋葬在坐着的冥想位置。 大地的土堆掩盖了他们。 因此,佛塔的圆顶形代表了一个静坐的人,就像佛陀获得四圣谛的知识时一样。 佛塔的底部代表他坐在冥想姿势(称为莲花坐)时的交叉双腿。 中间部分是佛陀的身体,丘顶是一个由头顶伸出的杆子,顶端被一个小篱笆包围着。 在创建人类佛像之前,浮雕常常描绘出从业者对佛塔的虔诚。
佛陀的骨灰被埋在佛塔中,佛塔建在佛陀一生中与重要事件相关的地方,包括蓝毗尼(他出生的地方),菩提伽耶(他获得启蒙的地方),鹿野苑的鹿园(他宣讲他的第一次布道) 四圣谛(也称为佛法或法律)和库欣加拉(他去世的地方)这些地点和其他地点的选择均基于真实和传奇事件。

“冷静而高兴”

根据传说,阿育王(Ashoka)是第一位拥护佛教的国王(他统治了大约公元前269年至232年的印度次大陆),建造了84,000个佛塔,并将佛陀的骨灰分配给所有人。 虽然这是一种夸张(佛塔是佛陀死后约250年,由阿育王建造的佛塔),但很明显,阿育王负责在印度北部和莫里扬王朝下的其他领土上建造了许多佛塔,现在该地区被称为尼泊尔,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和阿富汗。
阿育王的目标之一就是为新的皈依者提供工具,以帮助他们保持新的信仰。 在这方面,阿育王遵循佛陀的指示,佛陀在去世(parinirvana)前指示应在与生命中关键时刻有关的地方竖立佛塔,以便“使许多人的心保持平静”。 阿育王还在人们可能难以到达装有佛骨灰的佛塔的地区建造了佛塔。
最著名的佛塔之一,大佛塔(Mahastupa)建在阿育王夫人的妻子德维(Devi)的出生地,她是一位商人的女儿(位于印度中央邦重要贸易路线上的桑奇村)(照片: Nagarjun Kandukuru, CC: BY 2.0)

业障的裨益

建立佛塔的做法与佛教教义一起传播到尼泊尔和西藏,不丹,泰国,缅甸,中国,甚至是大型佛教社区集中的美国。 多年来佛塔的形式发生了变化,但其功能基本上保持不变。 佛塔让佛教徒想起佛陀和他的教诲,那是在他死后大约2500年。
对于佛教徒来说,建造佛塔也有业力的好处。业力是印度教和佛教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人的行为所产生的能量和这些行为的道德后果。业力影响一个人的下一次存在或重生。例如,在 《阿瓦达纳经》 中概述了建造佛塔的十大优点。一种说法是,如果修行者建造了佛塔,他或她就不会在遥远的地方重生,也不会遭受极度的贫穷。因此,大量的佛塔散布在西藏( chorten )和缅甸 ( chedi )的乡间。

启蒙之路

佛教徒参观佛塔执行仪式,以帮助他们实现佛教最重要的目标之一:了解佛陀的教诲,即四圣谛(也称为佛法和法律),因此死后不再陷入无尽的生与死的 循环 中。
四圣谛:
1. 人生是受苦的 (受苦=重生)
2. 痛苦的来源是欲望
3. 人们必须克服受苦的根源
4. 当欲望被克服,将不会有痛苦 (受苦=重生)
一旦一个人完全理解了四圣谛,他就能获得开悟,也就是佛法的全部知识。事实上,佛陀的意思是“开悟者”,这是佛陀在成佛的路上所获得的知识,也是佛教徒在成佛之路上所寻求的知识。

圆圈或轮子

早期的一部佛经(佛经构成宗教经文的一整套经文)记录了佛陀就尊敬其遗体的适当方法( Maha-parinibbāna佛经 )给出了具体的指示:他的骨灰将被埋葬在 佛塔位于神话般的四大道路(空间的四个方向)的交叉处,车轮不动的轮毂,启蒙的地方。
如果你把佛塔想象成一个圆或轮,那么不动的中心就象征着开悟。同样地,当佛法被完全理解时,修行人就能达到宁静。许多佛塔被放置在一个方形的底座上,四个侧面代表四个方向,北、南、东、西。每一边的中心通常都有一个门,允许练习者从任何一边进入。门被称为 torana 。每一扇门也代表了佛陀生命中的四大事件:东(佛陀的出生),南(启蒙),西(他宣讲教义或法的第一次布道),北(涅槃)。这些门与芒迪轴成直角,以象征svastika的手臂的方式移动,svastika在梵语中的意思是“好的”(“苏”的意思是好的或吉祥的,“阿斯蒂”的意思是好的)。torana 是指引修行者在正确的方向上,在正确的道路上觉悟,即理解四圣谛的方向。

宇宙的缩影

在佛塔的顶部有一个 雅斯提 ,或称“塔尖”,它象征着 轴心 (一条穿过地球中心的线,人们认为宇宙围绕着它旋转)。 yasti 被一扇 harmika ,一扇大门或篱笆环绕,顶部是 chattras (伞状物体,象征忠诚和保护)。
佛塔可以看到一些大得难以想象的东西。轴象征着宇宙的中心,把世界划分为六个方向:北、南、东、西、天、地。这个中轴,即芒迪轴,与平分人体的同一轴相呼应。在这种情况下,人体也是宇宙的一个缩影。脊柱是将梅鲁山(佛教世界中心的圣山)一分为二的轴,世界围绕它旋转。修行者的目标是攀登自己的心灵之山,通过不断提升的启迪层次,一步一步地提升。

轮回

修行者不进入佛塔,它是一个实体。相反,修行人围绕着佛陀的教诲进行冥想。这一运动暗示了无尽的轮回(转世)和八正道的轮辐(帮助修行者的八项准则),它们通向四圣谛的知识,并进入不动的轮毂的中心,启迪。这种在佛塔上的行走冥想使修行者能够将开悟观想为从佛塔周边到以 安生 为标志的中心不动的运动。
可汗学院视频播放器
这个视频/动画显示的是一个人在桑奇的摩诃佛塔周围转圈的场景,背景音乐播放的是和尚念诵佛经,有助于冥想。环绕圣地也是其他信仰的一部分。例如,穆斯林围绕着麦加的克尔白和西方的大教堂,如巴黎圣母院,包括一个半圆形的活动大厅(环绕唱诗班后部的大厅,环绕祭坛)。
修行人可以走到佛塔的四周,或者通过一系列的拜忏(一种使修行人的身体以一种屈服的姿势低到地面的运动)来移动佛塔。围绕佛塔的能量和循环运动提高身体的温度。修行者这样做是为了模仿火化佛陀身体的火焰的热度,这个过程烧掉了自我的束缚和对世俗或平凡世界的依恋。对尘世的执著被认为是通往开悟道路上的障碍。绕行并不是对文物本身的崇敬——这一区别有时会在新手身上消失。佛陀并不想被尊为神,而是希望佛塔里的骨灰能提醒人们记住四圣谛。

还愿祭

宝塔 ,菩提伽耶,8世纪,石头,78 x 44 x 35厘米(阿什莫尔博物馆,牛津)
小舍利塔可以作为还愿祭(对象作为焦点的奉献行为)。为了获得功德,改善业力,个人可以赞助舍利塔的铸造。印度和西藏的佛塔上通常都有这样的铭文,说佛塔是“为了让所有的众生都能得到启迪”。“舍利塔可以供奉,可以用于家庭祭坛,也可以用于寺庙神龛。因为它们很小,所以很容易运输;佛塔,连同佛像和其他佛教神灵的小雕像,被带到尼泊尔、喜马拉雅山和西藏,帮助传播佛教教义。佛塔通常是用石头或种姓制度用青铜雕刻而成。青铜佛塔也可以作为圣髑盒,重要的老师的骨灰可以放在里面。
这座佛塔清楚地显示了佛塔的形状和佛陀的身体之间的联系。佛陀是在他觉悟的那一刻被描绘出来的,那时他获得了四圣谛(法或律)的知识。他正在做 触地 的姿势,并且是 莲花坐 的姿势。他坐在一个象征着神圣空间的入口里,这个入口让人想起纪念塔两边的大门。
该文章由Karen Shelby撰写

更多资料

想加入讨论吗?

尚无帖子。
你会英语吗?单击此处查看更多可汗学院英文版的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