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f you're seeing this message, it means we're having trouble loading external resources on our website.

如果你被网页过滤器挡住,请确保域名*.kastatic.org*.kasandbox.org 没有被阻止.

主要内容

佛教寺院

为什么会有寺庙?

男性站立礼拜者(祈愿像),约公元前2900-2600年,埃什努纳(Eshnunna,今伊拉克泰勒艾斯迈尔),雪花石膏、贝壳、黑色石灰石及沥青制成,29.5 x 10厘米,苏美尔人(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美国纽约)
寺院究竟是什么?可以这么理解,寺院是由一群男性和女性(僧侣/修道士或尼姑/修女)组成的,他们选择脱离社会、组成新团体以便投身于宗教修行。英文中的“monk”(僧侣、修道士)来源于希腊语“monos”一词,意味独自一人。
如果他们需要花费时间处理日常事务(如准备食物、寻找居所)以维持生计,那么就很难在祈祷和宗教仪式上长时间保持专注。出土于泰勒艾斯迈尔的古代苏美尔人祈愿像(左图)就是一个例子。像这样的很多雕像就被放置在当地村庄山上的一座寺庙里。每一座雕像都代表着一个长期的祈祷者,他们需要忙活生计、照顾庄稼、淘米做饭以及抚养孩子,这些雕像就作为他们的替身。雕像双手合十作祈祷状(放置在胸前中心位置),它双眼大张,象征着对神明永恒的皈依。

寺院的作用

在佛教和基督教中不用雕像,而是僧侣/修道士或尼姑/修女代表人们祷告。寺院也就成为了附近城镇或乡村的精神世界的焦点。基督教中,修道士为活着的人祈祷灵魂的救赎。但是在佛教中没有灵魂这一概念,其目标也不是上天堂,而是停止无尽的重生( 轮回 ),达到 解脱 ,即从自我或是物质世界中获得自由或者解放,轮回 停止,实现 涅槃 (亦说解脱),进入和万物和谐相处的终极境界。

四圣谛(亦称 达摩

想要做到 解脱 十分困难,这也是释迦牟尼佛的教义为什么专注于传授信教者达到“般若”之境或是有助于他们的知识。释迦牟尼的“四圣谛”中对此有简要陈述,“四圣谛”也被称作“ 达摩 ”(意为“法”):
一、苦谛,世间是苦果(苦果即为重生);
二、集谛,业与烦恼是苦果的根源;
三、灭谛,业与烦恼必然会被征服;
四、道谛,征服过后,就能从苦果中解脱出来(苦果即为重生)。
信奉佛教的人明白,不是所有人都准备好通过必要的修行以达成结束 轮回 (重生)的终极目标。但是普通人可以通过每日行善(多指向僧人)来增加他们的“业”(行为在未来会形成结果)。
佛教僧侣代表对信仰没有专业认识的民间人士(或称世俗之人——即不是牧师或和尚的人)进行冥想和祈祷,以协助他们实现四圣谛。僧侣和尼姑还会指导非专业修行者如何进行仪式和冥想,并对他们专注佛教神灵提出建议(这取决于信徒通往“般若”之境的问题和障碍)。通俗者也通过捐赠食物和其他必需品来支持僧侣。这是一个互惠互利的关系。

寺院的起源

在佛教的早期,僧侣们信奉印度教和耆那教等现代宗教(包括已经消失的宗教),他们致力于修行生活(一种无私舍己的操行,是信奉这个宗教和达成最终精神目标的体现),在无人定居的地方四处漂泊。 希望获得功德的人在恶劣的天气中给他们吃穿和住所,他们想通过做好事的方式积累德行。 到后来,僧侣们建造了靠近城镇的寺院建筑群,以便从村民那里得到施舍或慈善,但是这些寺院又足够远,以免僧侣们的修行受到打扰。

三种寺院的建筑形式:卒塔婆精舍支提窟

作为印度宗教中第一个需要大量公用和寺院空间的宗教,佛教激发了三种建筑形式。
第一种叫做 卒塔婆 ,在佛教艺术和建筑中处于重要地位。简单来说,这是埋葬释迦牟尼的土堆。最初的 卒塔婆 里存放着释迦牟尼的骨灰。名僧最终会化为舍利子,其中包含着他的骨头(释迦牟尼的是骨灰)或者他生前曾经使用过的物品或穿过的衣服。对舍利子的崇敬在很多信仰中都有,尤其是基督教。当佛教寺院兴盛之时,卒塔婆里就不再存放这些舍利子了,只是作为佛教和其思想的象征。
第二种叫做 精舍 ,是一种佛教寺院建筑形式,同时也兼具僧侣起居的功用。
第三种叫做 支提窟 ,是指包含一座 卒塔婆 (虽然没有供奉舍利子)的大堂。在印度中部,这是佛教石窟的重要特征之一。支提窟的主堂经过设计可以使僧侣在 卒塔婆 周围绕行。
位于洛纳瓦拉(Lonavala)附近卡尔利(Karle )的 支提窟,印度马哈拉施特拉邦,公元前一世纪,照片:Fernando Stankuns (CC BY-NC-SA 2.0)
如上图展示的那样, 卒塔婆 在中殿(主堂走廊)的最里端。在柱子两边的是侧廊,供人们行走——绕着卒塔婆走一圈然后从后方出去。这和早期的基督教建筑形式相仿(例如,罗马早期基督教堂圣撒比纳教堂里的侧廊,人们可以通过侧廊走到中殿最里端的圣坛上)。

印度的佛教寺院

到了公元一世纪,印度寺院林立,里面开办学习释迦牟尼和佛教的中心。这些寺院所在地包括蓝毗尼(释迦摩尼诞生地)、菩提伽耶(释迦牟尼正觉之地以及他领悟四圣谛之地)、鹿野苑(释迦牟尼最初讲演 四圣谛 之地)以及拘尸那迦(释迦牟尼圆寂之地)。
大佛塔,印度桑吉,公元前三世纪到公元前一世纪,照片:R Barraez D´Lucca (CC BY 2.0)

阿育王:皈依佛教的第一位国王

阿育王(公元前304-232年)是印度北部第一位拥护佛教的国王,他对佛教建筑产生了特别的影响,这些建筑也成为了寺院建筑不可或缺的部分。例如,位于桑吉的佛教建筑群,是最初大佛塔(摩诃菩提寺)的所在地,它作为释迦牟尼去世后骨灰的存放地。 阿育王在此地新建了著名的阿育王塔,它不仅宣告了阿育王对佛教的接受,而且还成为佛教思想体系教育的象征。
毗舍离一处寺院中心,人们仍然可以看到几座卒塔婆的遗迹、阿育王柱以及后建的僧侣住房以及行政中心。这些种类的寺院很快就被石窟建筑取代,因为后者更为坚固,照片:Abhishek Singh (CC BY-SA 3.0)
在公元前120年到200年,有超过1000座精舍和支提窟在古老又繁华的贸易路线沿线建立起来。这些寺院都包含了面积巨大的生活区域。
阿旃陀一号洞窟平面图
精舍 是指一到两层的居所,前方有带柱子的门廊。根据阿旃陀精舍的 平面图(左图)来看,僧侣或尼姑的房间围着中心大堂分布。每个房间里有一座石床、一个枕头和一个放灯的壁龛。
寺院很快变得很重要,并承担三个用途:僧侣的住所;宗教工作的中心(代表世俗之人)以及佛教的学习中心。 在公元前3世纪的阿育王统治期间,摩诃菩提寺在菩提伽耶建立,今位于印度北部比哈尔邦。 它包含一个寺院和神龛。 为了确认释迦牟尼悟道的确切地点,阿育王建造了一个钻石宝座( 金刚座 ),强调了佛法坚不可摧的道路。

石窟

石窟建造于公元前三世纪的德干高原西部,德干高原占据印度南部的大部分区域。最早的石窟寺院有帕贾石窟、卡尔利石窟以及阿旃陀石窟。
帕贾石窟,约公元前三世纪到公元前二世纪,照片: Andrea Kirkby (CC BY-NC 2.0)。此处有22座石窟。
在石窟中发现的物品表明,僧侣和富有商人之间存在着有利可图的关系。 帕贾石窟位于一条从阿拉伯海向东连接印度北部和南部的德干地区的主要贸易路线上。 因罗马帝国与东南亚之间的贸易往来而富裕的商人,经常出资赞助为寺院增砖添瓦,包括柱子、拱门、浮雕和石窟外墙。 僧侣们作为传教士经常陪同商人出访印度各地,直至尼泊尔和西藏,在旅行中传播佛法。

帕贾

位于印度帕贾的支提窟(图片展示的为寺院纪念堂),公元前一世纪,照片:Andrea Kirkby (CC BY-NC 2.0)
在帕贾,除了 卒塔婆 之外,没有佛陀的其他外在表现形式。这是因为帕贾作为佛教最早期活跃时期(即 小乘佛教 )的地方,当时没有建造佛像。 在 小乘佛教 中,对历史上释迦牟尼及其教义的记忆仍然是僧侣们修行中非常真实的部分。释迦牟尼本人并不鼓励朝拜他(一些形象会有鼓励朝拜的意味),他希望信奉佛教的人专注于佛法。
帕贾石窟的 支提窟 (上面有一个纪念卒塔婆,无舍利子,上图所示)有一座 卒塔婆位于中殿,侧面有两条侧廊。 它是这类石窟的最早例子,与之前的木结构极为相似。柱子向内倾斜,这在印度北部的早期木结构中可能是必要的,它从穹顶顶部提供一个向外的推力。 在类似的石窟中,有时将石柱放在石盆中,模仿木柱所放置的位置,以阻止白蚁侵害。这是实用的建筑手法逐渐被采纳成为标准的一个例子。
阿旃陀,19号石窟,照片:Arian Zwegers, (CC BY 2.0)

阿旃陀

在阿旃陀,最早时期的建筑也属于佛教的小乘佛教阶段(没有供奉佛陀人像)。 这些石窟与帕贾的石窟非常相似。在建筑的第二阶段,佛教进入大乘时期,佛的形象主要是根据《本生经》(释迦牟尼的生活故事)中绘制的。 在距离释迦牟尼生活较远的大乘佛教中,有人认为需要向信徒提及他和他的教义。 因此,描绘释迦牟尼悟道和他第一次布道(向世俗之人讲经)的绘画激增。阿旃陀的绘画是该时期最早、最好的佛教绘画实例。他们还提供了笈多王朝统治时期(公元320-550年)历史事件和社会习俗的记录。
阿旃陀,19号石窟(内部),照片:Kirk Kittell (CC BY-NC 2.0)

石窟寺院结构越发复杂

最终,石窟寺院形成了非常复杂的结构,主要包括带院内花园和门廊的多层建筑。有一些在门口设置释迦牟尼和其他神明的石刻浮雕和画像。卒塔婆仍被放置在中堂,不过现在多刻了一个释迦牟尼的画像,突出强调他即是 卒塔婆 。有时,释迦牟尼的故事也会以绘画和浮雕的形式加入内饰。
本文作者:凯伦·谢尔比博士(Dr. Karen Shelby)
更多资料:

想加入讨论吗?

尚无帖子。
你会英语吗?单击此处查看更多可汗学院英文版的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