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f you're seeing this message, it means we're having trouble loading external resources on our website.

如果你被网页过滤器挡住,请确保域名*.kastatic.org*.kasandbox.org 没有被阻止.

主要内容

刘春华,《毛主席去安源》

Kristen Chiem博士撰写
刘春华,毛主席去安源,1967,帆布油画
刘春华, 毛主席去安源,1967年,帆布油画
他面容坚定,在高山之巅阔步行走,毛主席去安源 展现了年轻的毛泽东(中国共产主义革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1949-76年间中国的最高领导人)做好了经历任何风雨的准备。在描绘中国共产党这一历史瞬间时,刘春华赞颂了毛主席(当时其、已七十多岁)以及他对共产主义理想的坚定信仰。该作品绘制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前夕的1967年,它运用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手法将毛主席描绘为致力于支持普通大众的革命领袖。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及关于毛主席的绘画

李可染,万山红遍,1964,云锦条屏,彩墨纸画(艺术家家属收藏,北京)
李可染,万山红遍,1964,云锦条屏,彩墨纸画(艺术家家属收藏,北京)
在文化大革命期间(1966-76年),艺术家们专注于创作毛主席的肖像,或以毛泽东为主题的绘画(英文称为“Mao paintings”),这些作品表现了毛主席在痛苦的党内斗争后重争权利的努力。在毛主席最后一任妻子江青的领导下,这场运动的主要目的在于镇压戏剧、文学及可视艺术中对毛主席的批判。更广泛地说,它致力于纠斗五十年代自然灾害后的政治余波,特别是由大跃进(1958-61年进行的快速使中国现代化,从农耕经济转变为工业化、社会主义社会化的尝试)导致的大范围的饥荒和死亡,以及普遍重兴共产主义意识形态。在之后的几年里,毛主席将带领中国致力于清除社会中传统习俗及资本主义的暴力阶级斗争,而这一过程长达十年之久。
在文化大革命的早期,如刘春华这样的艺术家为了创作毛泽东肖像转向了被称为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风格。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于1950年代传入中国,目的是为了讲述工人阶级生活。为了适于宣传需要,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以清晰、易于理解的对象为目标,多采用触动人心的主题。对象通常包括农民、士兵及工人——他们都是毛泽东及共产党的核心关注对象。仿照苏联的作品,这些绘画是用油彩在帆布上绘制的。明显与中国悬轴的纸墨画不同,李可染作于1964年的万山红遍(左)就是后者的代表作品。
依照中共中央宣传部的标准化要求,以毛主席为主题的绘画常用理想化方式,以其作为构图中心发光的存在来描绘。不同于《毛主席去安源》,前者通常将毛主席置于人民之间,例如在微笑的农民身旁漫步于茂密的农田之中。

1922年安源煤矿工人大罢工

《毛主席去安源》 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关键时刻:毛主席徒步走向位于中国中南省份的江西安源煤矿,在那里他帮助组织一万三千名矿工及铁路工人进行了非暴力罢工。1922年的安源煤矿大罢工发生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仅一年后,是中国共产党决定性的时刻,因为矿工代表了革命事业中人民群众的苦难形象。许多矿工被招入红军(中国共产党的军队)作为士兵,目的是跟随年轻的毛泽东进行革命。
地图上显示了中国江西省的安源
地图上显示了中国江西省的安源
在安源煤矿大罢工的半个世纪后,刘春华为了国家展览创作了 《毛主席去安源》 。刘春华曾是红卫兵的一员,红卫兵是一个激进的青年团体,以破”四旧”(习俗,习惯,文化,思想)为任务。为了创作这幅画,刘春华研究了毛主席的旧照片并且为了眼见为实去安源采访了当地工人。基于他的发现,他笔下的毛主席穿着传统中国长袍而不是在文革期间毛主席画像中更常见的西式服装。《毛主席去安源》 的冷色调也与其他作品不同,后者更倾向于在描绘清澈蓝天时使用暖色调,这在陈衍宁的《毛主席视察广东农村》(下)中有所体现。 这些作品经常使用鲜艳亮丽的红色来进行创作——因为红色是革命的颜色,而刘春华选用了深蓝与紫色调,来表达毛主席徒步去解决受难者痛苦困境的决心。
陈衍宁,毛主席视察广东农村,1972,帆布油画,67 15/16 x 116英寸(希克藏品 Sigg Collection)
来自陈衍宁的画作,毛主席视察广东农村,1972,帆布油画,67 15/16 x 116英寸
(希克收藏 Sigg Collection)
《毛主席去安源》 中,刘春华赋予了中国山水画新的风格与意义——毛主席有能力带领中国走向革命的形象呼之欲出。他将毛主席描绘于山巅之上,云雾之下。在中国,这样的风景常常让人联想到永恒的境界,或者是由山雾笼罩的非凡场所。然而,在构图的左下角可以隐约看到一个电线杆,右侧有水从大坝倾泻而下——虚幻的景观中暗示着些许现代性。毛主席一只胳膊下夹着雨伞,另一只手攥着拳头,穿着被风吹起的长袍,这一形象既超脱又现实,魅力十足。
《毛主席去安源》 作为文化大革命中突出的崇拜对象,庆祝了革命历史的草根性以及在那个喧嚣的年代对毛主席的忠诚。据报道,这幅作品被复制了超过九亿次,并通过印刷、雕塑和其他媒体得到广泛传播。
Kristen Chiem博士撰写

更多资料:
Melissa Chiu and Zheng Shengtian, Art and China's Revolution (New York: Asia Society, 2008).
Elizabeth J. Perry, Anyuan Mining China's Revolutionary Tradition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12).

想加入讨论吗?

尚无帖子。
你会英语吗?单击此处查看更多可汗学院英文版的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