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f you're seeing this message, it means we're having trouble loading external resources on our website.

如果你被网页过滤器挡住,请确保域名*.kastatic.org*.kasandbox.org 没有被阻止.

主要内容

宋明理学和范宽,《谿山行旅图》

范宽,《溪山行旅图》,公元1000年,绢本墨笔画,206.3 x 103.3厘米(国立故宫博物院,台北)
范宽,《溪山行旅图》,绢本墨笔画,公元1000年,206.3 x 103.3厘米(国立故宫博物院,台北)
道教人,山中隐士,质朴,嗜酒如命——范宽的名声是非常独特的。我们对这位伟大的艺术家知之甚少,但他绘制了宋代初期最雄伟的山水画。 《溪山行旅图》或许是范宽唯一存世的作品,这幅画有条理地反映了艺术家的世界观。

以风景为主题

范宽的杰作是中国山水画的杰出典范。早在西方艺术家认为风景画不只是人物场景之前,中国画家就已经将风景作为自己画作的主题。中国的自然景观被山脉包围,被两条大河(黄河和长江)一分为二,自然风景在塑造中国人的思想和品格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从很早的时候起,中国人就把高山视为神圣之地,并把它们想象成神仙的住所。风景画这个术语在中文中被翻译为“山水画”。

经过一段时间的动荡

在10世纪初期动荡的五代时期(公元907-960年是政治动荡的时期,在唐朝的衰败和宋朝的建立之间,当时五个王朝在北方迅速更迭,十二个以上的独立州主要在南部建立),逃亡到山上的隐居学者把高大的松树看作是贤者的代表。随后的北宋初期,从10世纪中叶到11世纪中叶,多节的松树和其他象征性元素被转变成宏伟而威风的景观风格。
多节的松树(细节),范宽,《溪山行旅图》,绢本墨笔画,公元1000年,206.3 x 103.3厘米(国立故宫博物院,台北)
多节的松树(细节),范宽,《溪山行旅图》,绢本墨笔画,公元1000年,206.3 x 103.3厘米(国立故宫博物院,台北)
范宽绘制了一幅大胆而直接的中国山水画。在漫长的政治分裂时期(五代时期)之后,范宽开启隐居生活,是当时许多对人事不再抱有幻想的诗人和艺术家之一。他转离世俗,寻求精神上的启示。范宽通过他的画作《溪山行旅图》,表现了人类在广阔而有序的宇宙中和谐存在的宇宙观。新儒家对自然界中的绝对真理以及自我修养的追求在11世纪达到了顶峰,这在这幅画作中得到了证明。范宽绘制的山水代表了北宋早期的山水画风格。高度约为7英尺的立轴构图完整地展现了宇宙的生成,并以最经济的方式呈现。
林中的寺庙(细节),范宽,《溪山行旅图》,绢本墨笔画,公元1000年,206.3 x 103.3厘米(国立故宫博物院,台北)
林中的寺庙(细节),范宽,《溪山行旅图》,绢本墨笔画,公元1000年,206.3 x 103.3厘米(国立故宫博物院,台北)
巨石占据了前景,并在平视高度呈现。在他们的后方,可以看到范宽用清晰细腻的笔触,描绘出被树木覆盖的岩石露头。仔细观察后可以看到两个男人驾着一群驮着柴火的驴和一座部分藏在森林中的庙宇。在背景中,中央的山峰从充满雾气的峡谷中升起,它的两侧是两个较小的山峰。其坚硬的岩石面占据了近三分之二的画面。瀑布从山顶附近的裂缝中坠落,消失在狭窄的山谷中,突显了中央峰的高度。
中央的山峰(细节),范宽,《溪山行旅图》,绢本墨笔画,公元1000年,206.3 x 103.3厘米(国立故宫博物院,台北)
中央的山峰(细节),范宽,《溪山行旅图》,绢本墨笔画,公元1000年,206.3 x 103.3厘米(国立故宫博物院,台北)
这种山形取材于陕西南部和河南西北省的地质特征——厚厚的植被仅在裸露的陡峭悬崖的顶部的被称为黄土的细颗粒土壤中生长。山是三角形的,有纵深的裂缝。在画中,它们是以正面和叠加的方式呈现的。为了模拟山脉,范宽采用了精巧的增粗和稀疏轮廓的笔触,去勾勒纹理、点和水墨。粗壮的笔触描绘了大树有结的树干。注意描绘植物叶子和冷杉树的详细的笔划,这些笔划沿着岩架上边缘在中间距离处显出轮廓。
纪念碑性的风景(细节),范宽,《溪山行旅图》,绢本墨笔画,公元1000年,206.3 x 103.3厘米(国立故宫博物院,台北)
纪念碑性的风景(细节),范宽,《溪山行旅图》,绢本墨笔画,公元1000年,206.3 x 103.3厘米(国立故宫博物院,台北)
为了展示《溪山行旅图》中所描绘的风景的纯粹规模,范宽按照示意而非描述绘制。这三个距离之间的间隙充当了切换视图之间的间隔。请注意前景中的巨石,中间的树木覆盖的岩石露头和背景中高耸的山峰。这副叠加的画作之间并没有真正的连接,是由三个不同部分组成的。观赏者们可以想象自己正在自由地漫游,但是必须在精神上从一个距离跳到另一个距离。
范宽作品中的宏伟和纪念碑性是通过熟练地运用比例来展现的。他的作品展现了如何使用比例来极大地增强画作中的广阔空间感。与巨大的树木和高耸的山峰相比,小巧的人物在视觉上变得更小。他们被周围的环境所淹没。范宽的签名隐藏在右下角一棵树的叶子之间。

新儒学

纪念碑性的山水画的发展与新儒学的发展相吻合,这是对中国道德哲学的重新诠释。佛教首先从印度引进了形而上学的体系和连贯的世界观,这比中国已知的更为先进。在五,六世纪,通过佛教思想,学者们对真理与现实,存在与非存在,实体与非实体进行了哲学讨论。从唐末和北宋初期(960-1127年)开始,新儒家思想家通过佛教和道家形而上学的理念重新建立了儒家伦理。中国哲学家们发现,以互补的对立面,相互影响的两级(内在和外在,实质与功能,知识与行动)进行思考是十分有用的。在他们的形而上学中,他们使用了古代的阴和阳(阴:女性的,黑暗的,易接受的,屈服的,消极的和虚弱的。阳:男性的,明亮的,自信的,富有创造力的,积极的和强大的。)这些互补两极的相互作用被认为是在产生自然秩序的过程中必不可少的。
理解新儒家思想的核心是 通常被翻译为原则,可以将其理解为所有现象的基础。 是现实的潜在模式。如果没有 ,则什么也不会存在。这适用于人类行为和物理世界。 可以被描述为构成人类和宇宙的生命力和实质。 也可以被认为是能量,但是是占据着空间的能量。它以最精制的形式作为神秘的醚出现,但在冷凝后会变成固体金属或岩石。

并非肉眼所见

新儒家根据自己的原理观察事物的理论()与范宽杰作中的恢弘产生了共鸣。北宋山水画家并没有画出人眼所见。并非通过肉眼看到事物,而是根据自己的原理(),范宽能够在一个构图中组织和呈现景观的不同方面——他以不断变化的视角来做到这一点。范宽以 的精妙平衡,创造出了道德和有序宇宙的微观形象。
范宽看着大自然,仔细研究了他周围的世界,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的回应。当范宽试图用视觉描述宇宙的外在真理时,他同时发现了内在的真理。范宽的绘画风格大胆且直接,被认为是反映了他开放的性格和慷慨的性情。他对自然的美和威严的崇高印象则展现了其谦卑的敬畏和自豪感。
詹妮弗·内林·麦金泰尔博士(Jennifer Noering McIntire)的文章
*感激我的老师方闻

想加入讨论吗?

尚无帖子。
你会英语吗?单击此处查看更多可汗学院英文版的讨论.